pdm与erp集成最难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三个问题:编码、bom和工艺信息。这三个根本问题如果解决,pdm与erp集成中最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首先来说说编码问题。2003年笔者刚刚入行的时候,到一个企业实施cad系统,这个企业正好启动实施erp系统,实施erp系统碰到的首要问题就是编码。企业为此专门花了20万的咨询费,请一个咨询公司做了一套编码体系,然后内部成立了一个6人的编码小组,专门负责编码的实施和推进工作。当时因为要将所有的零部件代号都按照新的编码规则统一重新编码,因此笔者和编码小组的组长有了许多交流的机会。
这个企业的物料编码十分复杂,总共有24位,划分成了5段,每段都有不同的含义。但基本规则就是“大类+小类+流水”。编码刚刚在开发部门一实施,技术人员就炸了窝,他们异口同声地反对新的编码,理由只有一条一一看不懂。以前零部件的编码是隶属码,看到零部件的代号就知道这个零部件是哪个产品上的,换成了新的编码以后,只知道这个零部件大概是盘类铸铁件,属于哪个产品则无法分辨。不仅开发人员不知道,车间生产人员也不知道,所以经常给技术人员打电话,询问手上的图样到底是哪个产品上的。
在吵架一般的讨论会上,编码小组的组长说了一句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编码是给电脑看的,不是给人看的!后来他跟我说,实际erp上线以后,erp会根据编码告诉你这个零件是属于哪个产品上的,无需人工判断。
2009年,德国的肖塔纳教授来华讲学,他的观点更直接:抛弃这种带分类关系的含义码,直接用流水码!肖塔纳给出的直接证据就是,德国很多企业,用了十几年erp系统,最后用不下去了,原因就是随着业务的逐渐扩大,发现原有的含义码无法支撑下去,简而言之就是“编码爆炸”!
以前在手工管理的时代,编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定义物料的惟一性,另外一个就是查询。但是到了信息化时代,查询手段丰富了,只要维护得当,用户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材料、外形尺寸和加工方式等属性找到自己想找的物料。现在甚至有的plm系统有类似google的查询方式,任意输入一个信息,就可以将他有权限看到的图样和技术资料等信息查询出来。
因此,实施了pdm或者erp系统之后,编码的查询作用降低了,只剩下一个标识惟一性的作用,用流水码就可以满足业务管理的需要。
我们很清楚,分类编码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确定物料在erp系统中的物料大类。对与这一点,笔者的建议是:在pdm中建立与erp相同的零部件分类体系,给每个类别定义相同的类别码。当pdm将零部件的编码信息导入到erp时,自动在该零部件的流水码前加上类别码。只有这样,pdm和derp中的零部件编码才能做到真正的统一。
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一般erp系统对编码都有长度要求,有些erp甚至要求是定长码段,因此,在设计流水码时,需要定义类别码和流水码的长度。
解决了编码的问题,再来解决bom的问题。bom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原因在于,每一个系统,每一种业务,都有专属的根据自己要求定义的bom。erp系统中的mbom,表达的是要把这个产品生产出来需要哪些物料。但是实际上这个bom仅仅是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满足了生产部门的要求,而采购部门需要看到的是完成这个产品到底需要采购些什么原材料(主材),这就形成了一个采购bom;营销部门希望看到哪些零部件是可以单独销售的,这就形成了一个销售bom…因此笔者“胆大包天”地重新定义一下bom的概念:bom就是根据各业务部门的需要形成的产品信息的视图。
通过对bom概念的重新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实际上过去那种一味要求某—个bom向另外一个bom转换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bom不过是各种产品零部件信息的“再组合”,只是组合的条件不同而已,不过不论这些信息怎么组合,这些信息都有一个基本来源,那就是设计开发。因此在pdm里管理和根据要求组合这些bom是最合适也是的做法。
简单来说,就是设计开发人员在pdm中维护好设计bom信息,其他部门的人则根据需要到pdm里面组合自己希望得到的bom信息,然后再导入到自己的系统当中。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组合可以是自动进行的(在规则明确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手动的,但并不一定越自动越好。
最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工艺信息的问题。,工艺是连接设计和制造之间的桥梁和纽带,erp里进行mrp运算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都来自于工艺,因此在pdm与erp集成上,工艺是无法或缺的一环。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工艺信息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不够重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工艺信息不全。举例来说,在实施erp时,往往需要定义“工作中心”,但是在传统工艺中,是没有工作中心这个概念的。这样以来,erp需要工作中心的数据,但是工艺部门又不知道如何提供,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让很多erp都无法深入应用:其次是信息不准确。比如,过去某个零件的某个工序需要到某种型号的机床上加工,并对加工的工时进行了规定,但是真正执行的时候,未必按照工艺的要求执行。其中原因一方面是车间对工艺纪律管理不够到位,另外一方面也凸显出工艺信息的不够准确,无法指导车间的实际生产。
一旦实施了erp以后,这个问题可能就比较严重,因为如果进行工序级的排产,那么设备和工时都是非常关键的排产信息,如果这些信息不准确,那么工序的排产计划无疑是无法执行的。
因此要破解pdm与erp之间的集成难题就必须重视和规范工艺信息,而将工艺信息结构化是重中之重。结构化的信息才能与erp等其他系统进行对接,才能够较为容易地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其实,无论是编码、bom还是工艺信息,为了实现集成的目标,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向,那就是一致性:设计信息、工艺信息和制造信息的高度一致,这是破解pdm与erp集成的前提。
“刷脸”入场 世界智能大会中海康威视了解下
DL-6100C型环境多功能颗粒物采样器
液压脱模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怎样避免高低温实验机超压报警呢?
上海机床厂“高精度滚珠丝杆及螺母成套磨削设备”课题通过任务验收
解决三个问题,玩转PDM与ERP集成!
常规污水处理药剂国家标准下载集合--免费下载
小型热压炉的安装使用及维护规程
建筑用节能玻璃光学及热工参数现场检测仪
三维光学测量仪
工农业防雨布
矿山脉冲除尘器的性能特点
metalrota马达metalrota齿轮metalrota
鑫生卓锐RZ-2型微机建筑材料燃烧热值测试装置
BXMD51防爆照明动力配电箱有哪些误区?
结合箱体结构及性能特点了解恒温恒湿培养箱
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的再生用溶剂及其顺序
2019政府工作报告,环保人不能错过的干货
上海祁立带式压滤机配套设施应用
注意这些细节,刮粪机用的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