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正在向着小型化、柔性化和可穿戴方向发展。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由于其在空气质量检测,人体运动检测、健康医疗等方面的巨大市场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2018年度,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装备材料技术研究院殷福星教授团队,苑文静副研究员在柔性传感器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突破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等sci一区期刊。
传统的平面结构薄膜不利于气体分子的扩散和穿透。该课题组提出结合静电纺丝和自组装技术,制备mxene/聚合物三维纤维骨架。三维骨架可提供高度互连的多孔结构,有利于有机气体分子的扩散,吸附和脱附。mxene表面丰富的修饰官能团(–oh, –o, –f等)可进一步为气体分子提供活性吸附位点。通过自组装技术可获得极薄(单层或寡层)的mxene传感层,具有高比表面积,可有效使活性吸附位点全部暴露。该传感器可在室温下连续工作,对微量极性有机气体(丙酮、甲醇和乙醇)具有高灵敏度 (0.10-0.17 ppm-1),低检测限 (50 ppb),极宽的传感范围 (ppb级至饱和蒸气),以及良好的重现性和可靠性。同时,该传感器可在室温条件操控和使用,并具备良好的柔性,有望集成于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此外,该课题组采用类弹簧结构的包芯纱作为柔性骨架,表面组装二维片层结构石墨烯,得到包芯纱-石墨烯复合网膜作为应变传感器的导电层,替代表面平整的平面导电层。复合网膜特殊的类弹簧网状结构对外界机械刺激极为敏感,使传感器在灵敏度和检测限等方面的性能均有大幅度提高。该传感器可检测拉伸、弯曲、压缩和微弱震动等多种形变。具有高灵敏度、低检测限、宽传感范围、良好的柔性和稳定性。可实现原位检测人体活动(如关节弯曲),和生理信号(如脉搏、呼吸等),为电子皮肤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原文标题:我校在柔性可穿戴传感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
德国maxion钻床应用及技术参数
气体探测器的安装注意事项
新报:生产闸门乐山尺寸
果蔬清洗污水处理设备的优势
防雷接地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附解决方案
河北工业大学在柔性可穿戴传感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
梅雨季节减速电机受潮后该如何烘干?
做好Bently延伸电缆的安装是发挥其效能的基础工作
阿托斯柱塞泵PVPC-C-3029/1D北京办库存
立式化工搅拌机的特点
助力消除火灾隐患,乐鸟智慧消防提高消防管理预警能力
集中信息识别器 ZXSQ-12-220操作使用注意事项介绍
R11.8-11.8-11.8-11.8_现货
OMD-32在线式水中油份监测仪测量原理
600头的猪舍需要配备厂家多少台猪舍风机
纺织品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分析
直埋“钢套钢”管 的工艺特点及施工要点
为什么要对KOGANEI小金井电磁阀进行维护?
怎样提高单机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果?
光谱测厚仪厂家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