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遥感技术助力交通信息实现全天候毫米级监测

5月22日,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简称通信信息中心)和空中客车防务及航天公司联合成立的“遥感科学联合实验室”在京揭牌,标志着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在交通融合应用上走出关键一步。
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技术是一项可为基础设施提供大区域、全天候、毫米级监测服务的技术,也称微波遥感或者雷达遥感。按工作原理微波遥感可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两类。主动遥感是通过传感器向探测目标发射微波信号并接收其与目标作用后的后向散射信号,形成遥感数字图像或模拟图像。被动遥感则是利用微波辐射计或微波散射计等传感器接收自然状况下地面反射和发射的微波,通常不能形成影像。
截止到目前,微波遥感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成为了世界上*的遥感技术之一。与红外遥感不同的是,微波遥感不受天气和能见度影响,可全天候对地观测,其观测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这种技术特点使其在交通基础设施监测领域上,具有天然优势。
2016年8月10日,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卫星高分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它的成功发射以及开机应用将显著提升我国对地遥感观测能力,是高分专项工程实现时空协调、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目标的重要基础。
据介绍,此次双方合作的微波遥感技术可以一次性对较大区域(1500平方公里)进行监测,包含几百万个测量点,且不受云雨等天气条件限制,能够全面真实反映监测区域内的详细沉降情况,精度可达到毫米级。此外,微波遥感技术每隔11天就可以完成一次监测,今后两年内监测周期可缩短至3到5天。
空中客车防务及航天公司依托其的轨道控制技术,掌握着目前*的微波遥感技术。此次与空中客车防务及航天公司合作,将会在在算法研究、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全面提升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形变监测能力。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海外版、百度百科)

常闭型不锈钢电动球阀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煎炸型年货的正确打开方式
电缆故障测试仪查找地埋电缆故障步骤介绍_电缆故障测试仪厂家
铲运机转向失灵如何避免?
交流耐压试验设备具有多种关键优势
微波遥感技术助力交通信息实现全天候毫米级监测
气体减压阀京南华建定制
负氧离子在线监测系统都用在哪?云境天合
PIR预制瓦壳
厂家浅谈振动电机运行中滚动轴承的冲击载荷大怎么办
臭氧检测仪怎么进行校准?-逸云天
讲述Wnt-3a蛋白Elisa试剂盒实验中基质效应
气体报警器要如何安装?
偏光应力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光在物质中的传播特性
Piezo1通过可溶性腺苷酸环化酶-IP3R2回路诱导内皮对剪切应力的反应
Q941F46电动衬氟法兰球阀的特点和订货说明
孔板流量计与楔形流量计的优缺点对比
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在闭式水系统中的应用
湛江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产品报价
恒升机械:二十载春华秋实 专业铸就品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