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通风控制系统发展历程:
1900s定风量控制
1960s双稳态与辅助空气
1983变风量控制
1993适应性控制
在早期通风柜及实验室之气流控制,是以一独立之定风量系统来控制运作,其系统与调节门开度、热负载或实验室通风柜使用率无关,因为通风柜在调节门全开时的表面风速到达100 fpm,实验室压力亦可保持一基本负压,所以能达某种程度的安全性。
但是这种控制方式有其存在之问题,因为当通风柜调节门位置降低时,表面风速会超过100 fpm,因而会造成扰流及回流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会导致通风柜内的气体外泄,这也是许多现行法令规章内均规定表面风速不可超过125 fpm的原因。
另外,实验室内通常不只装置一台通风柜,所以大量的进气需求,会产生强劲的气流,这种气流也会在通风柜附近造成横越气流(cross drafts),当这种横越气流超过表面风速值之33%至55%时,则容易造成通风柜之捕捉能力丧失。
zui后一点是,这类定风量系统不论是在大型之机械装置及能源消耗方面之成本都相对较高。
为了解决这些的问题,在1960及1970年代,开始使用通风柜之双稳态控制系统,虽然这个方式可获得较佳的表面风速控制,并且也可以降低能源及成本,而这种控制方式也只解决了部份的问题,但此一系统仍为定风量系统,因之定风量系统中许多其它的问题仍然存在。
到了1980年代初期发展出一较*之系统,亦即实验室变风量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将通风柜之表面风速控制维持在一定值,近十年来变风量控制系统功能亦不断精进,如使用特殊之文丘里(venturi)气阀对排烟柜及实验室气流提供*之控制,以使进、排气之风量控制能达到非常以及并能对进、排气之风量之变化作出立即反应。
相较于定风量系统,由于变风量控制系统是基于通风柜调节门开度及实验室热能需求设计,故可降低通风柜及实验室气流需求量,并且亦可节省较多的能源。
第四种方法为适应性控制(usage based controls, ubc),藉由适应性控制方式,气流量在人员离开时,可控制在zui小安全范围内,而一旦使用者开始使用排烟柜时,系统才会增加气流量。实验室通风控制系统发展历程实验室通风控制系统发展历程】
电子地磅秤轻松校正
变压器匝间耐压试验仪技术规范书
稀土硅铁合金、硅铁镁合金中稀土分量ICP-AES分析
粉碎区域由平面转为立体提高粉碎效率
ICP光谱仪非金属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
实验室通风控制系统发展历程
包装机厂家教大家如何判断好的包装
双主轴车铣复合材料的优点是什么
明渠流量计的产品特点及应用:
橡塑保温板厂家批发*橡塑保温板厂家
平顶山路桥抗裂纤维大量供应
吉丰科技简述皮革生产废水处理设备处理方式与工艺流程特点介绍
德国PI(Physik Instrumente)电动平移台原理介绍
调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功能及特点
如何正确选用矿用温湿度检测仪?
调节阀的清扫内容包括哪些?
服务专业的空压机哪里有名
如何控制自动化桁架机械手导轨的平行度和水平度?
止回阀的选用
金相显微镜的操作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