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2006年市场峰回路转

中国钢铁行业在2006年受益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其整体运行状况呈现上行趋势,行业盈利状况较05年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国内粗钢产能仍然维持高位,但增幅有所放缓;产品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供求状况基本维持平衡;钢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产能快速增长,低端产品产能增速缓慢;主要钢铁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国家在06年逐渐加大了对钢铁行业的调控力度,相继出台了抑制产能过剩措施、严控信贷闸门措施、把好土地闸门措施以及调控房地产等一系列措施。国家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从严控制新上项目,特别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新上项目,遏制了上半年出现的经济运行过热的势头。同时,国家下半年还出台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和《关于调整舒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的通知》,降低了钢材出口退税率,并对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加征关税。
在良好的外部环境影响之下,国内钢材价格在06年呈现出明显的恢复性上扬的趋势。根据中钢协监制的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05年末为94.18,06年1月末下降到93.24,自2月份起逐月上涨,6月末达到zui高点114.85,7月份以来开始下滑,8月末降至105.1,9月份以后价格逐渐趋稳,在105至106.5之间小幅波动。
、国内钢材价格指数涨跌走势基本保持一致,两者价差走势整体先扬后抑。在2005年末,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31.9,06年1月末下降至130.4,2月份以后逐月上涨,7月末达到历史zui高水平166.6,自8月份起转为逐月下降,直至11月末达到zui低水平153.4;、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差在06年1月末为37.06,zui大的价差为7月份的59.21,自8月起逐月缩小,至11月末价差仍能保持在48.28的水平。
国内钢铁市场供求情况
国内粗钢产量总体水平仍维持高位,增幅有所放缓。根据国家*数据,在06年1至11月,国内粗钢产量为38153.85万吨,较05年同期增加5929.18万吨,同比增速18.4%;05年同期粗钢产量同比增长6456.91万吨,同比增速为25.51%;06年前11月粗钢产量增量较05年同期粗钢产量增量减少527.73万吨,同比增速较05年同比增速回落7.11%。
粗钢产量(除中国以外)保持低速增长。根据钢铁协会统计数据,06年*个月,62个主要产钢国家、地区粗钢产量为101069.4万吨,同比增长9257.2万吨,同比增速9.2%,其中增加的9257.2万吨产量中,有66.2%的增量来自于中国。扣除中国产量,另外61个主要产钢国家、地区粗钢产量为66455.4万吨,同比增长4.94%。因此,中国仍是粗钢产量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钢铁产品出口强劲增长,创历史新高,进口数量减少,国内钢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06年全年中国钢材出口4301万吨,同比增长109.60%,钢坯出口904万吨,同比增长27.9%,钢材和钢坯出口均呈现高增长的态势;06年共进口钢材1851万吨,同比降低28.30%,进口钢坯37万吨,同比降低71.8%,进口钢材和钢坯数量双双下降;将钢材、钢坯出口、进口量折合成粗钢后,06年全年中国净出口粗钢3446万吨,按照专家预测,06年中国粗钢产量将达到41996万吨,则06年国内市场资源供应量为38550万吨,同比增长8.6%,市场总体保持供求平衡的态势。
国内粗钢表观消费增长率06年出现小于gdp增长率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预示钢铁需求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2006年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约为38550万吨,较05年同期增加3050万吨,同比增长8.6%,预计06年全国gdp为20亿元,增幅将达到10.5%,两者比例近5年来出现小于1的状况;按照中国国家*数据,在01年至05年期间,粗钢表观消费平均增长率为19.28%,gdp年均增长率为9.5%,两者平均增速比例为2.03,而06年的增速比例则远远小于这一水平。
国内粗钢需求增速放缓,新增产能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加大。06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约为38550万吨,同比增长8.6%,在01年至05年期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zui低增长水平为04年的10.7%,而06年粗钢表观消费增长率较近5年的zui低水平还低2.1%,较近5年的平均水平低10.68%,表现出06年粗钢需求增速明显放缓。另外,06年前11个月粗钢增量为5929.18万吨,净出口粗钢2994万吨,占粗钢增量的51.05%,可见新增粗钢产量有一半是依靠顶替进口和扩大出口进行消化了,这正是06年在粗钢产量高增长、国内消费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国内钢材销售市场仍能保持良好业绩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由于出口数量的大幅增长,国内钢铁市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也相对弱化。
分析师指出,06年中国粗钢出口产量大幅增长,一方面是经济复苏形成了旺盛的市场需求。根据钢铁协会的预测,06年是钢铁工业景气的一年,钢材表观消费量将达到11.21亿吨,较05年增长9200万吨,增长率为9%。其中,中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增长10.4%,除去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地区的钢材表观消费量增长为6.4%;而06年1至10月,扣除中国以外的61个主要产钢国的粗钢产量增速仅为4.94%,无法满足世界钢材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因此,中国钢材出口增长*了市场的空缺。
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存在明显的价差,强大的利益驱使拉动了国内钢材产品大幅出口。根据钢铁协会和国内钢铁协会监制的价格指数,在2006年前11个月,、国内钢材价格指数zui大的差距为7月份的59.21,而zui小的差距为3月份的34.75。这种价格差的存在是造成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的重要因素,更实现了国内、市场的供求基本平衡。
国内钢铁产能结构和产品结构情况
国内钢铁产能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根据国家*数据,06年1至11月,全行业产粗钢38153.85万吨,较05年同期增长5929.18万吨;其中,全国重点企业粗钢产量为30033.33万吨,较05年同期增长4120.36万吨。06年前11个月,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行业粗钢产量的78.7%,较05年同期80.4%的比重下降了1.7%。
国内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整体发展方向基本符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要求。当前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两点成绩,一点是国产钢材*较05年有所提高。根据中国钢协统计数据,在06年1至10月,国产钢材*由05年同期92.98%上升到95.78%,其中,板带材产品*提高显著,由05年同期的85.49%上升至91.27%,长材产品*由99.03%上升至99.32%。
另一点,高附加值钢材产量增速均大于钢材产量增速,低附加值钢材产量增速均低于钢材产量增速。在06年1至11月,国内产品包括冷轧薄板卷、镀层板带、电工钢板、无缝钢管等品种,其产量增速均高于钢材总量增速。国内钢材产量增速为24.8%,而冷轧薄板卷产量增速为49.94%,镀层板带产量增速为39.8%;与此同时,国内低端产品包括螺纹钢、线材、热轧窄宽带等品种,产量增速均低于钢材总量增速。06年前11个月,国产线材产量增速为19.1%,较钢材总产量增速低5.7%,螺纹钢产量增速为17.9%,较钢材总产量增速低6.9%。
但是,总体而言,国内钢材品种结构步合理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重点体现在低附加值产品供给过剩,部分高附加值产品仍然依靠进口满足市场供给。首先,国内低附加值钢材产品产能过剩,需要依靠大量出口来维持国内市场供求平衡。根据国家海关统计,中国中低档钢材品种*个月合计出口2097.28万吨,占出口钢材总量3283.75万吨的63.86%,进口中低档钢材319.75万吨,占进口钢材总量1530.64万吨的20.88%。净出口中低档钢材1777.53万吨,其中长材856.28万吨,板带材808.61万吨,管材112.64万吨。市场需求消化了国内中低档产能过剩的部分,使得国内板管市场维持了供需基本平衡。
其次,进口钢材品种主要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部分国产高附加值钢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国家海关统计,在06年1至10月,中国进口钢材1530.64万吨,以高附加值产品居多,约1105万吨,占总量的72.2%,金额约126.62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81.4%。其中,高附加值普钢板带进口787.96万吨,占进口高附加值钢材总量的71.3%,不锈钢板带材进口178.39万吨,占进口高附加值钢材总量的16.4%。另外,06年*个月,中国净进口的钢材品种合计621.39万吨,基本全部属于高附加值产品,其中,冷轧普薄板带净进口206.80万吨,占净进口钢材总量的33.3%,电镀锌板带142.92万吨,占净进口钢材总量的23%。
国内钢铁企业财务状况
钢铁行业06年扭转了05年亏损的局面,经营业绩和盈利状况均有所改善。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外发布的数据,纳入钢协统计的83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在06年前11个月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311.78亿元,同比增长8.88%,其中钢铁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062.25亿元,同比增长9.06%;1至11月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811.22亿元,比05年同期增长7.64%,其中钢铁生产企业实现利润796.11亿元,同比增长8.34%。目前,大中型企业在06年前11个月实现利润已超过05年全年796亿元的水平。
钢铁行业06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较快,促使利润逐月回升。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83户大中型冶金企业上半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29943亿元,同比上升1.65%;利润352.69亿元,同比下降30.36%。尽管上半年钢铁行业利润仍未走出下降通道,但从发展态势看,行业盈利水平逐月提高,zui低的1月份实现利润15.88亿元,5月份86.5亿元,6月份109.62亿元。
分析师指出,06年上半年,国内、钢材价格同时上涨直接促使钢企盈利状况得到好转,同时铁矿石、煤、焦、电、运等*,对钢材价格上涨起了支撑作用。国内市场方面,2006年上半年,在gdp增长率高达1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8%的经济高增长状态下,钢材市场价格出现稳步回升,支撑钢铁企业盈利稳健回升。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在06年初为94.18点,6月末已经上升到114.85点,达到年度zui高水平,上涨21.95%。不同品种钢材涨幅不同,其中线材上涨13.78%,螺纹钢上涨9.04%,中厚板上涨36.48%,热轧薄板卷上涨47.57%,冷轧薄板卷上涨27.48%;市场方面,由于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导致北美、欧洲、亚洲市场价格同步上升。cru钢材综合指数由年初的130.4点逐步上升到6月末165.8点,较05年同期上涨了30.2个百分点,大大超出05年同期的价格水平。
钢铁行业06年下半年企业利润止增回落,但累计利润同比增长率实现由负转正。国内钢材价格指数自6月份达到全年zui高水平以后,在7月份开始了新一轮的跌势。7月末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107.39点,较6月末回落7.46点,8月末指数再次回落2.29点,为105.1点,9月末指数稍有上扬,但较全年zui高水平仍有8.52点的差距。受到钢材价格回调影响,下半年钢铁行业利润止增回落,但累计利润同比增长率在10月份实现了由负向正的转变,83户大中型冶金企业*个月实现利润723.11亿元,累计利润较05年同期增长0.82%。
钢铁行业06年在总体盈利的情况下,企业亏损面较05年有所加大。全国83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在1至11月累计有12户亏损企业,较05年同期增加2户,企业亏损面14.46%。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3.71亿元,同比增加31.19%。1至11月份,累计亏损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有1户。
钢铁综合能耗与原材料成本情况
钢铁企业06年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新进展。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06年1至10月,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水平为645.67千克标煤/吨,较05年同期水平降低47.57千克标煤/吨,同比减少6.86%;吨钢电耗为445.9千瓦时/吨,同比增加3.6千瓦时/吨,同比增长率为0.81%;吨钢耗新水6.7吨/吨,较05年同期降低1.86吨/吨,同比减少21.77%。在06年1至10月,中国粗钢产量达3.46亿吨,共节约标准煤164.6亿公斤,节约新水6.44亿吨,同时工业用电多消耗5554.13千瓦时。
进口铁矿石价格总体略低于05年平均水平。根据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统计,在06年1至7月,全国进口矿平均价格为61.5美元/吨,较05年同期下降了7.27美元/吨,同比降低13.4%。其中,巴西矿价格基本维持不变,为69美元/吨,印度矿从80.6美元/吨降低至62.92美元/吨,澳矿由55.56美元/吨降至53.82美元/吨。分析师表示,由于铁矿石cif价中有40%用于海运费支出,而06年海运费价格是不断下跌的,因此,在外矿*合同上涨19%的背景下,进口铁矿石到岸价能维持略低于05年价格的水平。
国产矿价格大幅回落,近年来出现国产矿价低于进口矿价的现象。根据不*统计,在06年1至11月,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比2005年平均值回落10.5%,国产铁矿石价格回落15.5%。国产矿价出现低于进口现货矿价的局面。与此同时,国内钢厂加大国产矿的采购数量,同时造成进口矿的需求增幅下降。统计数据显示,06年1至9月,中国进口矿增长24%,低于中国铁矿石总需求的增长率25.2%,而国产矿数量增长44.6%*缓解了对进口的需求。
焦炭价格稳步回升,加大了钢铁企业生产成本。根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冶金价格信息中心发布的焦炭价格指数,粒度大于40毫米的焦炭价格指数在06年3月份跌入191.5点的谷底之后,于4月份开始稳步反弹直至11月份的218.9点。截止06年12月末,全国焦炭价格较4月初水平有了150至170元/吨的涨幅。按照生产1吨生铁需要消耗0.5吨焦炭计算,06年因焦炭*导致生铁成本增加75至85元/吨,而12月末唐山地区炼钢生铁的含税出厂价仅为2290至2300元/吨,焦炭*所增加的成本占生铁出厂价的3.3%至3.7%。
钢铁行业07年展望
综合宏观面传导的信息,专家预测07年国内gdp增长率将较06年略有下降,大约保持9.5%至10%的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也将维持在25%左右的水平,基于以上考虑,预计07年国内钢材需求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但出现需求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
按照06年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38550万吨,同比增长8.6%推算,如果07年粗钢表观消费量增速仍然保持06年水平,加之06年下半年国内市场供给偏紧及07年适当补充库存的影响,那么07年国内市场可容纳的新增资源供应量可能保持在3700万吨的水平。
考虑到06年年底,国家调整钢材出口关税的政策将在07年逐渐发挥效力,预计07年将有1000万吨左右的粗钢由市场消化转为内销,国内市场维持供需平衡的难度将大于06年,但zui终结果还需要看07年钢铁产能释放的力度和钢材出口数量的增长。另外,07年是国家淘汰钢铁落后产能zui关键的一年,预计国家对此所采取的政策力度会加大,低水平落后产能的释放速度将进一步放缓。

蔬菜种植中使用土壤水分速测仪的好处
多通道移液枪使用注意事项
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技术参数
岛津中国*推出遗传毒性杂质NMBA LC-MS/MS解决方案
科技奖励成果转化项目征集工作正式启动
中国钢铁2006年市场峰回路转
SENSIRION液体流量计1-100895-01工厂直销
某肉联厂生鲜猪心产品加工工艺技术
低温真空耙式干燥机的技术特点及操作流程
溶气气浮机在含油 养殖等各种废水处理中的作用
想要数控开料机减少故障出现?这四点一定要重视
箱式高温电阻炉功率调节技巧
高低温试验箱环境及可靠性试验设备的选择应遵循一下基本原则
(双推车工业大烤箱)新品推出
德国KRACHT齿轮流量计全系列技术齐全售后完善
提高冲压件加工效率的方法有哪些?
供液泵设备的运转方面的介绍操作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使用与维护
工业清洗混合器:Superklean的两种清洗混合器
紫外线耐候老化试验箱知识大盘点,快来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