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3.1 一般规定
3.1.1 建筑防烟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高度、使用性质等因素,采用自然通风系统或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1.2 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3.1.3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除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外)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不能设置自然通风系统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烟系统的选择,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独立前室或合用前室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1)采用全敞开的阳台或凹廊; 2)设有两个及以上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独立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2.0m2,合用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3.0m2。 2 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机械加压送风口未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 当防烟楼梯间在裙房高度以上部分采用自然通风时,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裙房的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送风口的设置方式应符合本条第 2款的规定。3.1.4 建筑地下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当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3.1.5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 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 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3.1.6 封闭楼梯间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不能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m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3.1.7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场所,楼梯间应设置常开风口,前室应设置常闭风口;火灾时其联动开启方式应符合本标准第5.1.3条的规定。3.1.8 避难层的防烟系统可根据建筑构造、设备布置等因素选择自然通风系统或机械加压送风系统。3.1.9 避难走道应在其前室及避难走道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下列情况可仅在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1 避难走道一端设置安全出口,且总长度小于30m; 2 避难走道两端设置安全出口,且总长度小于60m。
佛山一众余压控制器-yzyk-y1
产品特点
满足《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标准要求;
可明装或与86底盒预埋暗装;
美国进口压力传感器,精度高,稳定性好;
具有零点、满量程、温度补偿;
三位液晶显示实测余压数值;
带绿色巡检指示灯及红色报警指示灯;
反馈前室(楼梯间)与走道实时余压值 ;
二总线传输,稳定可靠,施工工作量小;
关键词:控制器 压力传感器
一体化污水提升器的运行调试
菲尼克斯安全继电器PSR-SCP- 24UC/ESA2/4X1/1X2/B带机械联锁触点
液态金属电阻率测试仪:研究与应用
氮气钢瓶减压器操作说明
意大利ATOS控制阀使用选型需要注意那些特点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余压监控系统规范
山东现今为什么很多行业都选用无尘车间
微型光纤光谱仪是科学实验的有力工具
LS型螺旋输送机的适用领域技术参数-睿辉除尘
Z945X电动暗杆弹性座封闸阀RVEX的特点及技术参数
农药残留检测仪性能优势分析
矿难地震频繁发生 烘干类机械走俏
一氧化氮与EDRF的关系
关于均质机的应用发展
REXROTH力士乐气缸工作运行模式
恒温水箱数显设定随需温度
2011第十三届深圳国际连接器接插件与线咗
电子经纬仪基座的安装及拆卸
100kg工业防爆电子秤
贺德克HDA 4840-A-350-424HYDAC传感器的原理